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7号建议:关于加大隽水河(陆水河崇阳段)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支持力度的议案(转建议)
索引号 : 011359676/2024-25587 文       号 : 无
发文机构: 崇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题分类: 其他
名       称: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7号建议:关于加大隽水河(陆水河崇阳段)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支持力度的议案(转建议)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08日
有效性: 有效
一、案由
崇阳县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陆水流域中游,属于长江中游重要的水源区和生态屏障区。交通区位良好,居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属长江经济带和武汉都市圈范畴,杭瑞高速、武深高速、106国道贯穿全境。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金字招牌”,是咸宁市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重要腹地。县内河港密布,水资源丰富。隽水河(陆水河崇阳段)贯穿全境,自西南向东北,汇集千溪万壑,从壶头峡流经陆水水库,注入长江,大小河流51条以上,河流总长度945.57公里,各类水库109座。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乡一体加快推进。但水安全水环境风险仍存。崇阳地处湖北三大暴雨中心,旱涝并存,防范压力较大;水安全短板仍然突出,陆水河有23.1km堤防须整修加固。产业提质增效任务艰巨。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基地小、散、多,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滞后。工业主体质量不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尚无营收过百亿企业,营收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1家,亿元以上企业19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待加强。城镇化率不高。2022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67%,低于全市(58.05%)、全省(64.67%)、全国水平(65.22%)。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较大,城市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交通物流支撑能力有待提升。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尚未形成,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尚未取得突破。县域范围内无大型高标准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管理水平和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全县32家物流快递企业中,3A级企业仅奔马物流1家,无4A级以上物流企业。
二、案据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我县结合实际编制完成了《崇阳县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在咸宁市提出“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总体定位下,立足崇阳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发展基础等,确立崇阳县三大目标定位。
(一)全面增强县域发展实力,打造咸宁高质量发展重要战略支点。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区域性智造中心,持续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基地、湖北山区乡村振兴引领区。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塑造更多发展优势,奋力提升崇阳在咸宁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支点地位。
(二)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打造国家“两山理念”实践创新示范样板。抓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试点,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强化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壮大绿色新型工业产业集群,引领幕阜山区绿色化发展,全力打造国家“两山理念”实践创新示范样板。
(三)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利用,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样板区。围绕“人”“城”“境”“业”四大要素,优化城市绿地布局,高标准打造“一线串珠”式全域公园和绿道体系,把崇阳铜鼓、提琴戏、红色故事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打造湖北道地药材之乡、武汉都市圈康养度假胜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塑造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形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城市。
同时,谋划了项目485个,总投资2550.67 亿元;其中安全底线类79个,总投资302.79 亿元;四化同步类217个,总投资731.49 亿元;支撑体系类189个,总投资1516.39 亿元。
三、解决措施
以“四化同步、四轮驱动”为核心,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质效。
1、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奋力打造武汉都市圈产业配套承接区。深度对接“51020”现代产业集群,统筹实施园区发展提速、企业成长进步、产业基础再造等产业发展计划,推动纺织卫材、新型建材等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和高新钒业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打造武汉都市圈产业配套承接区。力争到202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超过540亿元。
2、加快数字赋能发展,持续提升县域信息化水平。重点推进5G、工业互联网、城市大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数字孪生流域、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乡村等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提升县域信息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3、围绕五城并进目标,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立足“一主两圈三区五城”,提升主城功能品质,完善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快建设产业城、生态城、旅游城、健康城、幸福城。补齐崇阳公路、铁路、机场设施短板,全面加强同武汉交通、产业、生态、民生等各方面对接衔接,力争到2025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
4、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武汉都市圈优质农产品供应区。不断延伸“竹茶药猪”等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雷竹笋、崇阳白茶、崇阳黄精等地理标志产品,建立紧密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优化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打造武汉都市圈优质农产品供应区。力争到202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0.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2.25万元。
四、建议
请求市委、市政府对隽水河(陆水河崇阳段)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给予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建议人:徐卫平、蒋文军等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