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杭莺在崇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元至五月份工作和抗洪救灾情况报告
索引号 : 11359676/2015-1337741 文       号 : 无
发文机构: 中国崇阳网 主题分类: 其他
名       称: 县长杭莺在崇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元至五月份工作和抗洪救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 2015年06月18日
有效性: 有效
县长 杭莺
各位代表: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元至五月份工作及“6.02”抗洪救灾工作情况,请大家提出意见。
一、元至5月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新常态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去稳快进,速效兼取”的总体要求,以招商引资、项目策划、城市管理、改革攻坚“四个建设年”为抓手,顺势而为,造势而起,乘势而上,奋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到工作进度与时序进度同步,落实“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预计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9.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2亿元,同比增长14.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55元,同比增长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9元,同比增长12%。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工业平缓运行,昌华实业投资2亿多元改造旋窑,文昌公司投资千万元进口德国生产线;晶洋等钒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钒氮合金新产品逐步成为主导产品,钒电池电解液试产成功;众望小麻花、三普野桂花蜜等崇阳特产通过“互联网+”全国销售。农业形势稳定,三大百亿产业强力推进,新发展茶叶1.5万亩,楠竹1万亩,油茶1万亩;“绿满崇阳”成效显著,全县完成造林11.17万亩,占市政府下达年计划任务的102%。服务业齐头并进,县域金融工程持续利好,为企业注入调度资金1.4亿元,解决贷款搭桥资金1.12亿元,争取担保余额达3.2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量达54.3亿元;特色旅游产业方兴未艾,三特隽水河温泉旅游区、“田野牧歌”温泉、燕子垭索道建成对外营业,生态华美达酒店已开业迎宾。
(二)项目策划建设取得新进展。引进项目38个,同比增长12.1%,合同引进资金74.8亿元,同比增长15.6%,省外资金到资75.26亿元,同比增长18.2%,亿元项目体外反博器项目已签约、医用敷料成品生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积极策划项目,共策划项目327个,总投资400多亿元。推进项目落地,科瑞嘉机械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蓝德玻璃等9个项目正在建设,生物产业园3个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突出交通项目建设,“一园十一路”和“三大工程”进展顺利,天成物流园二期征地全面完成,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路基工程全面竣工,铜钟至小山界公路、丰日大道和迎“国检”公路大修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横路线路口镇区段改建工程、天城至路口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国家森林公园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如期进行,建成通村公路100公里;实施农业项目40余个,中央投资2.67亿元,已完成项目投资1.5亿元。
(三)城乡建设管理取得新进展。以“五区同建”为支点,加快《崇阳县城乡总体规划)》(第5轮)编制;以“六城同创”为抓手,投资4.21亿元,强力推进27个城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新党校搬迁、县医院北侧下水道改造、影视城道路绿化工程,推进农贸大市场、武装部营房建设,启动电力大道东延伸贯通、电力大道西延线、民主路升级改造、16个安置区道路建设,加快城市垃圾处理场后期、天城污水处理厂二期、背街小巷改造、乡镇公租房建设;紧扣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标准,建设白泉、香山、天城3大公园和1条城市风景绿道,开展45万m2城区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的管养。推进环卫市场化作业,在人民大道、迎宾大道、金城大道3条主干道实行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试点;拆除违法建设7700余平方米。抢抓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启动42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四)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继续推进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已完成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10处;文体中心已完成了审批手续和方案设计,正在进行征地和招投标工作;广播电视“村村响”工程已完成实施技术方案,签订了供货和安装合同。全面推进薄弱校点改造,全面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做好部门联动综合保障,高考顺利平安进行。卫生计生工作又立新功,我县母婴保健工作独树一帜,典型经验在全国交流,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充分肯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全县38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精准扶贫全面发力,万名干部结对助万家,整村推进、雨露计划、扶贫助农贷等全面推进,完成脱贫6060人。城乡低保公正公平,清退不符合农村低保对象1892人、城市低保243人,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554.5万元。“三万”活动求真务实,投入资金2.65亿元,兴办各项实事622件,“村村通”、“村村绿”、“村村洁”顺利通过省、市考评验收。平安创建再居全市榜首。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全县安全生产事故零死亡,亿元GDP事故零死亡。
(五)规范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和“三严三实”专题活动为契机,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对政府权力进行再清理,向社会公示政府权力清单3785项,使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政务服务进行再完善,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截止5月底,县政务服务大厅接待群众咨询约7万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4万余件、公共服务事项26万余件;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各类交易项目46个,交易总额约1.64亿元。对“为民办实事”进行再加力,10件“为民办实事”全部分解落实到部门,限期落实完成,目前“绿满乡村路”已完成559.4公里;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已经成型,已建成1家“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和13家连锁店,另外2家也在筹建中;办理人大议案1件、人大代表建议47件,政协委员提案70件。
元至5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抗灾取得阶段性成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县政协全力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和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盘点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面临的困难和艰险,当前我县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仍然巨大,特别是今年我县遭受特大洪灾,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兼以一些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的影响,我县经济发展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下半年经济回升和持续增长必然步履艰难,主要表现为:工业崛起受到“项目落地难、企业贷款难、运行调度难”的制约,规上工业增长率后劲不足;农业生产受“6.02”水灾影响,短时期内难以恢复;投资建设结构欠佳,财税缺乏新的大的增长点。对此,我们将以“三严三实”活动为契机,领导不松懈,措施不松劲,坚持求真务实,破解发展难题,决不因受灾而影响进度,确保年初确定的目标不走样、不变形。
二、“6.2”抗洪救灾工作情况
6月2日,我县突然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全县12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沙坪、石城、桂花泉镇尤其严重。面对突发的灾难,全县人民在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不畏艰险,不等不靠,迅速及时地抗洪救灾,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一)受灾损失情况。此次洪灾百年一遇,我县损失空前惨重。初步统计,我县受灾人口11.5万人,确认死亡5人,失踪2人,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其中:群众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64亿元。全县房屋受浸22567间,倒塌房屋2621间,群众家庭财产损失严重,部分村级阵地被冲毁。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3.58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4.2万亩,水产养殖受灾0.7万亩,死亡牲畜2.2万头(只),损毁林区公路125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直接损失2.75亿元。国省县乡干线公路冲毁路面或路基52.97公里,农村公路冲毁、损毁560公里;多处桥梁涵洞被冲垮损坏,11个村交通全部中断。水利设施估算损失金额3.14亿。损毁堤防或护岸68公里,多处塘堰、小型田间渠道和机电泵站、农村供水管道被毁坏,石城镇虎爪河白螺段决堤、饶家岭地段、桂口村段河堤毁坏,沙坪镇码头、进口、枫树等8个村河道决口。水利设施普遍受损。供电通讯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500万元。供电线路倒杆1077根,32台变压器受损,547个台区3.6万余户断电;61个通讯基站受损,175个基站中断,沙坪镇宽带全部中断。地质、耕地和国土项目损失1.32亿元。全县崩塌土方量2530方,水淹耕地5.05万亩,水毁耕地1.78万亩。
(二)救灾抢险情况。面对肆虐的洪水,灾情就是命令。我们立刻启动三级响应,聚全县之力,全力开展救灾抢险工作。
1、反应及时,疏散转移有力。6月2日,灾害发生后,市政府丁小强市长和县委书记杨良锋同志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带领武警、消防官兵、预备役队伍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县“四大家”领导均在第一时间奔赴各自联系的乡镇、村,靠前指挥,抗洪抢险。全县12个乡镇镇村干部和186个“三万”工作队迅速进村入户,疏散转移受困群众,紧急转移人口21678人,抢救被围困人口2690人,将伤亡降至最低。
2、齐心协力,生活保障有力。2万多名受灾群众被迅速转移,一部分投亲靠友,一部分由政府集中安置,财政、民政等部门采购大米、面包、油、棉被、蜡烛、纯净水等救灾物资,调拨送到灾区,并对安置点的群众按每人每天15元的标准发放补贴,确保受灾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被盖、有房住。交通、供电、通讯等部门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抢修被大水损毁的供电通讯设施,努力维护道路、供电和通讯畅通。在灾后半个月内,全县所有受灾村基本做到电通、路通、水通、信息通;溃口河堤如桂口河、虎爪河堤堵口已经竣工。
3、清除隐患,预防次生灾害。组织12个乡镇和水利、交通、国土、教育等部门,对水库、河堤、公路、易发地质灾害地区严密巡查,24小时监控,及时排除各种隐患67处,对57处危险路段、危险桥梁设立警示标志,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23支卫生防疫队伍,深入灾区消杀防疫,现已消杀防疫3243户,消毒水井2261口,消毒面积达70万平方米,确保次生灾害零发生。
4、主动作为,生产自救有序。灾情发生后,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快速抢修、确保稳定”的原则,通过新闻媒体,动员社会参与救灾,建立生产自救“三包”工作机制,全县一万多名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农户,开展生产自救。
我县救灾重建工作有条不紊,成效明显,但由于此次洪涝灾害波及面广,受灾人口多,仍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工程损毁严重,加上汛期雨水多,短期难以修复;山洪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防控难度大;修复资金量小需求多,重建缺口资金大。
十几天的抗洪救灾,十几天的风雨兼程,我们深受启迪,体会很多:一是领导重视是关键。省市领导、省直部门关爱崇阳、支持崇阳,对我们抗洪救灾全力支援,这既是鼓劲,更是鞭策,让我们获得了源源不绝的动力,拥有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在战胜洪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二是干部作风是保证。抗洪救灾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在抗洪救灾中,我们的干部连续作战、不眠不休,一身湿、一身泥、日夜奋战在灾区,体现了“不怕苦、不怕累”的过硬作风。正是有这种良好作风作保证,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了抗洪救灾的最好效果。三是群众参与是前提。群众真伟大,民力才无穷。正是有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才拥有了最大合力,才拥有了最佳资源,才能在这场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面前,有条不紊,抗洪峰,救灾民,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迅速恢复灾区秩序。没有群众参与,我们一事难成。四是应急反应是能力。突发灾难面前,应急反应是检测政府应急水平的标尺。正是因为我们的干部、我们的部门,平时肯努力,战时不慌神,我们才能第一时间,作出最佳反应,应对科学,措施合理,及时启动防汛三级响应,灵活调配各类物资,堵漏洞,清隐患,避免“人祸”的发生。五是项目储备是保障。项目储备的多少好坏,决定了灾后重建的快慢优劣。此次洪灾前所未有,我们仍然信心十足,就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底,项目储备充裕。正是有项目储备作保障,我们才能临阵不慌,积极有效地争取省市支持,获得源源不断资金,为灾后重建输血送氧。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灾民安置。按照“四有”标准,备好救灾物资和过渡性生活补贴资金,帮助灾民安全过冬;特别是对无房户优先安置。二是扎实抓好灾后重建。交通部门要确保全县公路畅通;水利部门负责重建重点河堤、塘堰、台圳、渠道、主饮水等工程,乡镇负责其它水毁工程;电力、通讯网络部门确保6月底所有灾区村组通电、通讯网络信号全覆盖;规划、国土、建设部门整合资金,科学规划,在年底完成灾民住房重建工作。三是尽快恢复生产。农业部门要引导群众科学安排受损农田、耕地宜种作物,林业部门要对因灾损毁树木和楠竹开辟“绿色通道”,并迅速制定新造林规划;水产部门要做好组织补种放苗工作。四是引导舆情宣传。要用好用活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广泛宣传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用“正能量”来消除“负宣传”,让舆情反映真正的民情,反映崇阳人民“不畏艰险,抗洪救灾”的先进事迹,擦亮“勇敢顽强”的崇阳品牌,为崇阳吸纳资金、灾后重建添油助力。
各位代表,“家乡兴衰,人人有责”。崇阳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共同的家,在这急难时刻,让我们紧紧团结在县委的周围,满怀儿女的孝顺之心,秉承“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崇阳精神,团结协作,克难奋进,打好“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翻身仗,让我们深爱的崇阳犹如风雨后的彩虹,更美丽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