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目标任务三季度进展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 011359676/2023-32071 文       号 :

发文机构: 崇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政务督查

名       称: 崇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目标任务三季度进展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31日

有效性: 有效

市政府督查室:

年以来,崇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部署全力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样板区,奋力在新一轮省市战略布局中当先锋、做示范,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实施。现将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中涉及我县部分三季度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28.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蒲圻电厂(三期)、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咸宁土桥抽水蓄能电站、“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等项目建设。

进展情况:推进咸宁土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方面。该项目已列入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等规划和《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重点实施项目,现处于前期预可研阶段。2023年2月,项目单位华能集团华中分公司委托中能建广西院开展项目前期预可研阶段勘测,截至目前,项目预可研阶段勘察外业工作(地形测量、剖面测量、钻探、物探、声波、高压压水机地应力测试等)已全部完成,正在整理预可研阶段勘察设计成果资料,预计2023年10月底前完成预可研阶段勘察设计成果审查工作,并将同步报送资料至省能源局。

推进“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方面。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推动“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项目进程,督促省天然气公司制订时间表、路线图,确保项目快速推进。目前项目可研已报国家管网总部审批,投资决策批复情况如下:1.按照国家管网输气管道项目股权可研报告报审条件检查表要求,省天然气公司已完成可研修改工作,并将最新修改的可研报告报送国家管网集团,待开展评审;2.项目勘察设计评标工作已完成,待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后进场开展工作;3.预计10月底可取得部分专项评价工作成果。目前,我县已敷设中、低压燃气管道118公里(中压37.22公里,低压80.78公里),已通气中压32公里,安装覆盖用户3万余户,已通气27个小区居民用户11056户,工业3户、商业15户、公福4户,调压箱91个、调压柜17个、燃气管网阀门井102座,现有白泉村CNG点供站1座,LNG槽车直供站1座(正大饲料工业),累计完成投资额7712.48万元。

55支持崇阳县打造“两山”理念实践创新示范样板县。

进展情况:我县自2020年12月被省林业局定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支持创建单位以来,始终坚持让绿色成为崇阳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和最持久的优势,全力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两山”示范县创建工作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荆楚网等中央、省级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宣传。2023年10月根据省林业局《关于全省“两山”试点县建设项目有关情况的函》(2023年10月8日)明确根据省局重点工作统一安排部署,从2023年起,全省“两山”试点县建设项目不再实施。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实现金山银山“价值”,我县重点开展了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开展扩绿提质,实现“生态美”。大力推进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和营造林等工作,2023年以来营林项目总投资近亿元。累计完成义务植树200万株,人工造林0.45万亩,退化林修复6.82万亩,封山育林4.65万亩,通道绿化77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3.28%;严格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完成松材线虫病一体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完成改造松林500亩;在全省率先试点购买古树保险170株,风险保障达221万元,签订二、三级古树养护合同300份;持续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正在积极申报1个森林城镇、4个森林乡村。二是加快发展林特产业,实现“产业优”。按照“扶优、扶大、扶强”原则壮大龙头企业,新增龙头企业1家和市场主体20家,引进产业企业5家;开展龙头企业纾困帮扶,支持崇阳县香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做大油茶加工产业,完成领康林下中药材产品加工补贴25万元,长富雷竹贴息贷款5万元;通过省局油茶新造验收0.94万亩预计兑现补贴资金940万元;加快林特产业基地建设,协助成立市竹产业协会,新栽种雷竹2000亩;完成摸底调查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现代林业示范区等为主体富有林业特色的项目,在青山湿地公园、桂花国家森林公园等基础上涌现出雷竹小镇、牡丹园和七彩药王谷等一批网红打卡景点。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实现“机制活”。积极推动深化林业改革,我县承接省级下放权限9项,极大地活跃了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林权抵押担保贷款机制,推动林权抵押贷款,目前已完成4宗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林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我县森林碳汇进入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公开交易,通过市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96做强咸宁桂花、赤壁青砖茶、嘉鱼蔬菜、通城油茶、崇阳黄精、通山枇杷等公共品牌。

进展情况: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崇阳黄精”品牌建设,全方位进行品牌宣传推广工作,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一是持续扩大中药材基地建设规模,2023年,新增黄精种植面积0.5万亩,黄精种植面积达到6.54万亩;创建黄精 GAP 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0.3 万亩。二是多渠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推动黄精生产企业在广州、武汉、湖南、上海等多个城市的行业交流会上宣传推广“崇阳黄精”相关产品;组织电商产业园进行直播带货“崇阳黄精”,“崇阳黄精”品牌知名度得到极大提升,取得良好效果;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多角度、多方位宣传“崇阳黄精”相关产品。此外,我县正在积极申报“崇阳黄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相关资料已经收集完成。三是不断完善和创新产品加工工艺,研究开发黄精相关产品,黄精茶、黄精膏、黄精果脯、黄精蜜饯、黄精饼干、黄精月饼等产品不断上新。目前正在与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洽谈合作研发黄精青砖茶产品。

145抓好赤壁砖茶制作技艺、通山木雕、崇阳提琴戏等非遗项目保护传承。

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强化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推动崇阳提琴戏非遗项目创新发展,我县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推动提琴戏传播发展组织专班人员开展各级调演工作,其中有湘鄂赣边境毗邻县(市、区)工作研讨会的文艺调演、湖北省第二届文化旅游节、“大地飞歌2023年地方文艺调演”“咸宁市2023年地方戏曲专场”等活动。此外,我县提琴戏传承发展中心精心编排传统提琴戏折子戏《吕蒙正赶斋》成功入选湖北省第五届地方戏曲艺术节,10月28日将在湖北艺术中心展演;提琴戏折子戏《双合莲》按照中央文旅厅发布的项目申报要求,作为咸宁市唯一入选建议推荐名录申报参选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二是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提琴戏下乡”活动,三季度,共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8场、“送廉戏下乡”10场、“启航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5场、“文化惠民提琴戏下乡”15场,共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8场。三是做好数字化录像建档工作,8月份,聘请专业录制团队,对创排传统提琴戏《吕蒙正赶斋》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收录提琴戏音像影像库。同时收录县级提琴戏传承人音像、影像资料15份。四是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县一中、县职业技术学校、崇阳县桃溪中学、县第三小学等开展宣教活动,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提琴戏课堂、提琴戏大讲堂,积极做好提琴戏传承保护。五是做好传承提琴戏复排工作,三季度除创排传统提琴戏折子戏《吕蒙正赶斋》外,对经典提琴戏剧目《清风亭》、《甘罗拜相》开展复排工作,并组织提琴戏传承人、提琴戏老艺人及提琴戏专业领域专家对音乐剧本进行建议性修改。

151实施木三李水库重大水利工程

进展情况:木三李水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管道及附属设施组成,最大坝高45米,总库容821万立方米,工程设计概算总投资27134.20万元。我县已成立木三李水库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并筹备设立了指挥部办公室,安排专人协调推动项目征地移民等相关前期工作。2023年6月26日,组织召开了项目建设动员部署会议。2023年6月2日,省发改委对木三李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7月15日,该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评审,10月9日,省水利厅对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目前,已完成项目移民征地的调查,正在委托第三方公司办理项目用地手续;环评编制单位同步在开展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及环评初稿的编制工作。

180严控“三公”经费,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不低于78%。

进展情况:严控“三公”经费方面。今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工作要求,持续压缩三公经费预算安排,减少公务接待支出。2023年我县“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1282.48万元,2023年1-6月(7-9月份数据还在统计中)“三公经费”执行数510.1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7.6%。

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不低于78%方面。我县始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缩一般性经费支出,通过多方式强化责任、多举措增效节流和多渠道提高质量等实招,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织牢织密县级“三保”支出“防护网”。2023年全年民生支出安排34301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2%。元至8月份(9月份数据还未统计出来),民生支出236662万元,占全年民生支出的69%,高于序时进度2个百分点。

崇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010


  • |